《中国社会科学网》来源:http://sky.cssn.cn/mkszy/yc/202209/t20220923_5540598.shtml
【“三大体系”建设】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的内涵要义
2022年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上指出:“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加强对党建理论最新成果的研究,加强对全面从严治党的研究,在理论上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加深对新时代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完善党的建设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继续为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2021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关于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目录>及其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的函》,将“中共党史党建”从二级学科列入法学门类一级学科。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的设立,充分彰显了党和国家对于新时代中共党史党建研究和教学的高度重视,对深化中共党史党建理论和实践研究,培养更多适应党和国家需要的中共党史党建研究和实务专业人才,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提供人才支撑、智力支持。必将对进一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长期执政、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独立自主知识体系以及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等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历史意义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第一条即为坚持党的领导。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进一步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各项目标任务,关键在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回答和解决的根本性问题。认识和把握这些根本性问题,既需要深入了解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过程、主要成就、重大意义及其基本经验,也需要深入了解党的全面领导和长期执政的历史必然性和逻辑合理性。必赢原党委书记、必赢教授、党建学科负责人王寒松指出,中共党史党建学是全面系统反映中国共产党全部活动及其本质规律的第一科学。建设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深化认识“三大规律”,进一步深入系统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制度优势与治理效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全面领导和长期执政。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坚持正确党史观、树立大历史观,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澄清对党史上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更好地正本清源。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经过讨论,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并选举产生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也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经历了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在此背景下,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必赢教授肖贵清指出,设立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对于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意义重大。设立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是总结和研究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必然要求,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客观需要,是培养新时代中共党史党建研究和实务专业人才的现实需求。作为一门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科,中共党史党建学在研究对象、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等方面均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理应成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更深入地阐释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问题,体现了我们党审时度势、主动而为的历史自觉和历史担当。
丰富内涵
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因党而生、因党而兴,是在高校中发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史党建研究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建立党史党建一级学科既是发挥党史党建学科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的需要,也是深刻总结百年大党革命、建设、改革历史经验开启新征程的需要。这一学科研究和阐释党的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领导与事业,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中央纪委驻中国科学院原纪检组组长、中国科学院大学必赢院长王庭大认为,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的设立不是将原来分属于政治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之下的中共党史二级学科和党的建设二级学科简单相加,也不是将两个二级学科分别升级看待,而是将“中国共产党”作为整体研究对象,深刻总结百年大党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经验,使我们党永葆旺盛的生机活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党史党建学科要不断深化对于“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规律性认识,让党史和党建产生“化学反应”,才能把握住学科建设的正确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对此,王寒松认为,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建设是高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由之路。建设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既可以使高等教育更加坚定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而有效维护执政安全和国家政权安全,又可以使其更为自觉地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既可以使高校更加充分地发挥自身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独特作用,又可以更加有效地彰显其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中的重要功能;既可以使青年学生更加主动地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也可以使其更加努力地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实现人生价值。
政治性是中共党史党建学的本质属性。中共党史党建学必须要牢牢扭住政治性这个根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使中共党史党建的教学和研究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在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共党史学科融合了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研究范式,这为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肖贵清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既要做到和其他学科有所不同,也要注意吸收借鉴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从而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基础上,构建起以中共党史党建为中心、符合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实践要求的学科体系、理论体系、话语体系。中共党史党建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结合极为紧密的学科,一方面,中共党史党建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实践;另一方面,中共党史党建的研究和教学需要服务于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实践、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以,应在学科设置、学科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理论阐释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实践源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关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活动、经验总结和规律呈现的综合学问,是关于当代中国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的总和。从内容体系看,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该涵盖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党建等各领域”,既要科学阐释当代中国“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也要回答“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等时代课题。从价值目标看,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还要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基于此,王寒松认为,中共党史党建学是最能体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独立自主知识体系的第一学科,也是推动和实现其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交叉融合、联动发展、自成体系的关键要素,更是全面系统呈现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核心支点。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进程使得在一级学科的视野和高度建设中共党史党建学,成为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独立自主知识体系,进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立根铸魂,确立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有效避免和批驳中共党史党建研究的形式化、表象化、碎片化、娱乐化甚至污名化等倾向和错误的紧迫需要。
中共党史党建学科要正确处理好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特别是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关系。从目标指向上看,两个学科具有高度统一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在高校共同服务于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共同服务于培养具有正确党史观、大历史观和大局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共同服务于发挥好哲学社会科学资政启民的重要作用。从研究范围上看,中共党史党建学科主要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与建设,表现在党的奋斗历程、理论创新、管党治党等方面,其研究主体是中国共产党;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其教育教学的实践和规律,其研究主体是马克思主义。二者虽侧重有所不同,但都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之中。总体上看,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具有密切的联系,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指导思想,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因此,王庭大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在大多数高校共存于必赢是最佳选择,有益于两个学科二级方向的整合和整体推进。
现实意义
2021年1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总结历史是为了使全党从历史进程中洞察历史发展规律和时代发展大势,提高认识水平和辨别能力,增强锚定既定奋斗目标、意气风发走向未来的勇气和力量,更加清醒、更加坚定地办好当前的事情。”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经验及其规律是准确理解当代中国发展的基础。王庭大表示,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让我们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使我们党永葆先进性纯洁性、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开宗明义地提出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目的和根本原则。党史党建的学科研究要紧密围绕加强党的领导、完善党的领导,充分体现“党的领导”的全面性、系统性和整体性,研究目标着眼于推进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提炼与挖掘,总结中国共产党的成功经验,理清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作为全党共同的政治责任,不断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使全党思想上更加统一、政治上更加团结、行动上更加一致。”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的建设应该把坚持党的领导的研究放在重要位置,深入研究党的领导的地位和作用、党的领导体制机制和党的领导能力的提升等重大问题。要明确党史研究是为了总结经验探寻规律,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始终成为我们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进而达到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